【ACO Book Reviews Open Call】lam -《刺與浪》
- acofootak
- May 23, 2023
- 2 min read

lam -《刺與浪》
我第一次去艺鵠書店時買了本書,是由眾多同志作者的短篇組成的《刺與浪》,編者是楊佳嫻。
《刺與浪》總共一有28篇小說,由27位作者創作而成,主要是描寫同性戀各方面的困難。有談論別人對同志的定義和外界對他們審判的目光,還有例如敘述了很多同志情侶之間的秘密小癖好。每一篇小故事後面,還會有編者的「選文筆記」。
其中有針對同志之間的角色定位而作出評論,令我深受啟發。而楊佳嫻的「選文筆記」則令我更加理解同性戀人們的感受,從而思考更多:為什麼一對女同志之間必須有一方是較男性化?男同志也必須有一方較女性化?但只要違反了這些所謂的定律,他們就被斷定為「假裝同性戀的異性戀」。這些無謂的定律,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人們的心裏面。這都是異性戀的「後遺症」,令人只要想起情侶,就必須風格上是一男一女。
除了一些探討性的散文,也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男人的手肘>就談論到一個喜歡看男朋友手肘的人,由此延伸到他對父親的情愫,全篇的節奏輕快,令我覺得他們之間的感情很可愛。
這本書的封面寫著「為什麼關於愛,關於家和自己,要有一個固定的模樣?」這句說話令我感觸良多,因為每人在這世界上都被設定了一個框框,一生都被迫生活在這個框框裏,但無人發聲。
《刺與浪》的創作風格,無論文字上、圖畫上和色彩上都令人感覺大膽,內容也十分豐富,是一本不錯的散文集。
(圖片由lam提供)
《刺與浪》 reminded me of my own journey discovering diverse perspectives within the LGBTQ+ community. Like the stories in the book, I've often reflected on how society imposes rigid roles and expectations on relationships, limiting genuine expression. The editor’s notes especially helped me see these issues from new angles, highlighting the unnecessary constraints placed on love and identity. Sometimes, stepping away from heavy topics, I like to unwind by playing the Slope Game - an entertaining way to clear the mind and enjoy simple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