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其他新聞

蔡倩怡評 WMA: 《不規則複數:群居》【一人一點藝評社 One Point Critique Society】



《不規則複數:群居》: 當代藝術如何重構社群?


歷經危機與崩塌後,社群的形態變得面目全非。不同的藝術機構也在前沿引發思考,或顯得無能為力。不管是去年以「群體」(Collective)為主題、並引發爭議(同時搖撼當代藝術體制)的documenta 15;或這數月間因以巴衝突而紛紛被切割成不同立場的歐美藝術組織(多個組織因策展人支援巴勒斯坦的立場而解除合作關係),無法構築能促進溝通與理解的社群關係。這些發展趨勢也不禁讓我疑惑:當代藝術還能以怎樣的方式來回應當前分崩離析的社會脈絡,並重新連結社群?


帶著如此詰問走進WMA的空間,觀看其最新展覽《不規則複數:群居》。這個展覽既從在地語境生長出幽微的根莖,亦能被置放於更寬廣的脈絡當中,回應社群的複雜討論。是次展覽是WMA以「家」為題的項目之一,亦是「不規則複數」的雙人展系列的最後一個展覽。通過兩位藝術家—盧韻淇與嚴瑞芳迥異的創作方法,展覽空間亦被轉化成聚滿群體想像與情感的場地。


具建築背景的盧韻淇搭建了一組如日常的居家空間,命名為《內在奏鳴曲》。展場裡以沙發、層架與電視等常見的傢具器物來製造出家居的肌理,並充滿靈巧的細節—如麻將檯上滿佈的咭牌;架上的貓糧與器具擺設;還有貼滿不同參與者在展場的合照。 場內環迴播放著三頻的聲音裝置,由不同人朗讀出有關家的文本腹語,猶如家庭成員的多聲部對話。還有置放在地上的電視機在靜默無聲地播放著一些風景(作品名為《Home is weather》)。藝術家通過這些影音媒介的方式讓觀者能從物理的家轉向到想像的家,驅動情感的共鳴,並在零碎紛雜的文本中展開對香港現狀的否想:離散的距離如何重塑家的意義?又或者,遊移的邊界如何描繪家的輪廊?


如果說盧韻淇的《內在奏鳴曲》展現的是從家的內部結構折射香港現時的遊離之狀,嚴瑞芳的《第三身》則深入探索另一種社群的曲折形態。她貫徹其參與式藝術(participatory art)的創作方法,邀請三位在非牟利機構(NGO)工作的人參與她設計的訪問與工作坊,藉此發展出錄像作品《第三部門》。有趣的是,NGO作為社會的中介者,卻因社會的情狀而滿佈裂縫。因此在錄像中嚴瑞芳通過撰寫備忘錄的方式探問了一些在NGO這種特定社群的內部關鍵問題:社群未必能維持長久的協同性;眾人價值觀相異的話,如何通過群體間的韌性(resilience)來協商?這亦延展至普遍的社群(如家庭、學校等)需面對的問題:個體如何在群體中尋找能動性(agency)?在連串的詰問之間,嚴瑞芳以舊照來重返個體的記憶與各類社會場域(如小孩賣旗),藉以連結觀眾、片中的敘事者(藝術家本人)、及隱藏在作品中的NGO工作者。映照着錄像的是一組172頂特製的帽子《第三身》,帽上印製了不同語句,觀眾可自行重組語句的意義,尋找當中特殊的敘事。嚴瑞芳過去的作品也同樣闡述個體與群體間的矛盾與張力,並通過持續的參與、溝通來介入協商的過程。在公民社會崩塌、組織無以為繼的當下,《第三身》嘗試勾勒路徑,摸索個體如何重新連結、並重新定位、介入公共,亦是對當代藝術能組成另類社群的潛能的躬身設問。


兩位藝術家的創作也許不至於能解決社群的危機,但亦能讓觀眾從中尋獲一些勇氣與想像來重新參與社群的構建。WMA作為本地的非牟利藝術機構,嘗試從不同藝術家與研究者的實踐方式來探索社群的異質性,既示範了藝術機構可行的實驗,同時墾植當前社會難以鋪展的對話場域。


圖片由作者拍攝。

-

WMA: 《不規則複數:群居》

展覽日期:10/11 - 7/12

展覽地點:中環永和街23-29號俊和商業中心8/F

Instagram專頁:wma_hk




Tags:

Comments


Recent New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