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udamudamuda 評 WMA 委託計劃 2023/24「家」── 陳巧真:踱步【艺鵠藝評 ACO Art Critique】
影像的踱步 看畢陳巧真的《踱步》,難以掩蓋心頭的鬱悶。或者是因為香港鮮見如此倚重「寫實」影像的展覽,我甚至無法拿捏自己到底該用怎樣的視覺,去看待巧真對龐大社會現實的溫柔與著迷。 於我而言,展場的建構和空間的處理即使再怎樣不著痕跡地,以其「迴圈格局和狹長動線」處理作品誕生的背...


Fizen Yuen 評 「愛你一萬字」【艺鵠藝評 ACO Art Critique】
社區、商場、藝術如何連結? 以「愛你一萬字」《贈字無限鏡房》為例子 談到藝術商場,不能不提及的例子相信是K11和南豐紗廠。過去10年,前者的發展策略 ,主要是邀請外國著名策展人、或是在商場中放置外國知名藝術家作品展示為主,例如是K11 Musea去年的街頭藝術展覽「City...


Crystal Li 評 「The Day When We Depart 」【艺鵠藝評 ACO Art Critique】
無人之境的異樣切片 Slices of Strangeness in No Man's Land Kate Cheung 張君瑤和Selina Lo 盧建君於POINTMAN Artspace的聯展The Day When We...


海鹽 評《郵差》【艺鵠藝評 ACO Art Critique】
《郵差》:救贖的狂想,或不可能的異托邦 「異托邦是擾亂人心的,可能是因為它們秘密地損害了語言,是因為它們阻礙了這和那。」-傅柯《詞與物》 徐徐跟着人群走到海傍,戴上耳機,耳機傳來低沉的聲音,將我(觀眾)和人群隔絕。我伴隨着耳機的旁白,思索聲音與距離的關係,叩問聲音究竟可以傳...


克諾 評《再見.四季》【艺鵠藝評 ACO Art Critique】
靜聽四季更迭,細看人生輪迴——綽舞場《再見.四季》 開初乍看以「四季」為名的作品宣傳片段,著實有所擔憂。縱然宣傳片誠意滿滿,但四季的更迭之美即大自然界的鐵律,其奧妙實在非三言兩語能概括。藝術及文學作品需花上大量篇幅描摹與詠歎季節的變更,何況舞作起點源自經典樂曲《四季》,以肢...


Nicole Pun 評 想像荷蘭:荷蘭當代攝影展覧 【艺鵠藝評 ACO Art Critique】
當代攝影中的神槍手與「美斯」 遠看照片,以為有人用槍對準我,心跳加速,走近作品,原來婆婆在遊戲攤檔中玩射擊遊戲,似模似樣,她的確是個認真的神槍手!想不到《射擊遊戲》與《號碼球衣》兩件作品,拼湊了荷蘭的社會面貌。本文從兩件觀念作品出發,審視觀念攝影如何探索人的內在心理與社會變...


Kobe Ko 評 WMA 委託計劃 2023/24「家」──姚尚勤:逐格逐像 【艺鵠藝評 ACO Art Critique】
離家的鄉愁——藝術家在影像中追逐的是甚麼? 在2024年談科技話題一點都不新鮮,Art & Tech的潮流也盛行了好幾年,在硬件及軟件形式上的探索的確很多,商業市場當然也不會放過任何賺錢的機會,Apple Vision Pro、擴增實影、虛擬實景、NFT等等。然而在藝術創作...


Helen Leung 評 WMA 委託計劃 2023/24「家」──姚尚勤:逐格逐像【艺鵠藝評 ACO Art Critique】
複製物· 念 / 評 WMA 姚尚勤「逐格逐像」 家是怎樣的空間,可以被複製?人類對空間感知從自身出發,以三維方式投射感官到空間的角落定位。心理學家指出,0-1歲嬰兒處於發展心理學上的「感覺動作期」,逐漸把視覺、聽覺、嗅覺與身體之間的關係統整成對空間的理解。家的構成由許多部...


Ashley 評 江康泉:戰國龐克 【艺鵠藝評 ACO Art Critique】
江康泉「戰國龐克」︰AI 紀元的預言、紀錄? 秦始皇渴望長生不老,永續肉身與王朝。史實中,他失敗了;但在江康泉(江記)的動畫《離騷幻覺》(下稱《離》)中,始皇二千多年前幻想的未來,變成平行空間的現實。抽離想想,我們觀者又置身時空的哪個座標、以甚麼角色觀看「戰國龐克」展覽?...


克諾 評 《部落祭壇》【艺鵠藝評 ACO Art Critique】
《部落祭壇》:短暫栽進民族祭壇之後 近年香港編舞不乏對舞蹈劇場的嘗試,但相比海外 ,本地對「沉浸式舞蹈劇場」的探索確實屈指可數。這次編舞梁儉豐以民族舞蹈為題,與幾位現代舞舞者於葵青黑盒劇場試圖打造出沉浸式舞蹈體驗,繼2021年的作品《身體印記II:眾觀》後再次結合劇場與展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