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其他新聞

海鹽 評 《給美狄亞的男孩們》【艺鵠藝評 ACO Art Critique】



論生命力的展現


在希臘神話裡,擁有強大魔力的女巫美狄亞,因深深地愛上伊阿宋,而歷劫千辛萬苦來為他盜取金羊毛,愛慾還驅使她殺害自己的弟弟,以助伊阿宋得到 金羊毛,並順理成章結為夫妻。不料,伊阿宋竟然違背婚約,與別國公主結婚。美狄亞因此受仇恨支配,毒殺那位公主,並殺死自己與伊阿宋所生的兩名親生兒子,藉此報復。


他們的孩子在此是沉默的,被描繪成全然空白與被動。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聲 音,臣服於母親的欲望之下,成為母親悲憤怒火的發洩工具。於是,在劇場之中,當美狄亞向伊阿宋敲響復仇的號角時,孩子們只是堅定地覆述母親的宣言,如同拉岡對欲望的深刻觀察——我的欲望,僅只是他者的欲望。


可是,生命的展開只能悲劇性地跟隨他人的欲望嗎?難道沒有孩子的生命?沒有別的可能嗎?《給美狄亞的男孩們》正由此開始叩問,劇場的演員們齊聲唱出「以結局作序」,以具有積極意義的安魂曲,從結局處拉開裂縫,邀請觀眾敞開傾聽孩子們被掩埋的內心聲音,追問每個孩子生命的可能樣態。


孩子的願望僅只是父母的願望?

美狄亞的孩子們被母親殺死後,獨自在冥界的冥河漂流。沒有父母意志的引領,難道他們就不能堅強地獨自存活嗎?難道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意志嗎?劇場給了答案——不是的。


美狄亞的孩子們自發地拿起相機,抱著熱切的好奇心在冥河周圍拍照;他們積極號召大家投入各色各樣的遊戲,例如:「伏匿匿」、「狐狸先生幾多點」,在遊戲的時候亦會自發拿起各自熟悉的樂器,為該場景增添氣氛,這種即興的音樂演奏具有一種最大限度的、不受規範的嬉戲精神。


除了象徵活力的四處奔跑,還有幾次在冥河船上吐露的內心獨白,讓筆者印象尤深的是他們對人間所飼養的小動物的回憶。他們會給小動物一個個充滿想像力的名字,其中一位女孩將其甲蟲命名為「跑步機」,因她發現甲蟲很喜觀圍繞她的手及桌子打轉。他們的想像力甚至超出小動物的名字而指向小動物本身,一位男孩說他會騎著家中兩隻貓咪四處逛。此外,他們還有各自的「靈魂神獸」,其中一位 男孩在地上用粉筆畫出其他想像的生物,是在十三世紀出沒的 enalpria——一隻類似獨角飛龍的生物,名字是 「airplane的串法倒置。於是,神話中的龍,以及日後飛機 的發明,亦只是人們看見enalpri而複製出來的。這是一種哲學家的精神——追溯世界構成的根本原因。


上述的一切,若站在大人的功利世界來理解,是毫無意義的。但是,正是這種跨越功利世界的邊界所創造出來的神聖世界,讓世界得以繼續運作,而不致因教條式的規則而僵化。正是這種大人不可理解的「無意義」,賦予孩子之為「孩子」的特異性與本真性。


最後,輪到在另一個可能世界的美狄亞與伊阿宋,傾聽孩子們珍視的 價值,並見證孩子生命力的呈現,繼而深深反省他們一直以來對孩子的舉動——看似是家長主義式的保護,實際卻是對孩子本真及自由的剝奪。

一種父母怪責自己的感覺升起,彷彿父母就是原罪似的。但筆者不禁要問,難道不正是父母的管教,賦予孩子踰越的基礎嗎?強迫孩子做功課,他們才會逃去玩遊戲;強迫孩子遵守校規,他們才會去挑戰校規的無理、才會去冒險。於是,某程度的管教,更顯得不可或缺(儘管程度或須再議)。而孩子的生命力,正是在對舊有基礎的解構處才得以呈現。或許,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注定是一場悲劇式的永恆戰鬥,同時亦是生命得以積極前進的條件。


劇場的傳統及其裂縫

在劇場還未開始之前,由於背後的觀眾過於喧囂地討論公司的升遷及八卦,筆者未能順著前置音樂進入劇本築構的氛圍。調位時,我嘗試橫過舞台過去對面的座位,工作人員卻大聲呼喝:「不要橫過中間的舞台。」這不只是對我呼喊,更是對在場觀眾的宣告——舞台的意義容不下外在世界意義的干預。


是的,傳統劇場設計理應是封閉的,演員與觀眾的角色形成一種區隔。演員始終朝向演員演出,而觀眾則是置身局外的旁觀者。換言之,劇場具有一種內在性。對於演員而言,劇場意義應該限制在劇本與舞台之內,偶然性應該因著預設的劇本而降到最低,而觀眾亦應該要有相應的期待才對。


而《給美狄亞的男孩們 》的成人演員們,在演出時是何等的專業!儘管他們因為將劇場讓位給小演員而戲份不太多,但全程演出他們的目光都停駐在舞台上,始終聚焦於劇情、道具與其他演員,從未偏離。在舞台上,他們忘卻自己劇場以外的身份,全情投入演繹劇本的角色對白與神態,讓筆者在母親美狄亞目中無人地向孩子宣告其堅定的復仇意志,以及父親伊阿宋朝著天際向女神赫拉呼喊與哀號時,不禁感動落淚。


然而,小演員們的演出卻全然相反。他們固然亦是演繹劇本,但有時卻因忘記台詞而慌忙帶過對白,含糊了事,或因猶豫而在錯誤的音樂時機插 入對白,一雙雙好奇的眼睛不時瞧向觀眾,目光裡渴望被觀眾看見及肯定。

或許因筆者觀賞的是其第一場公演,才看到這個景象。可是,筆者認為,這正是這場劇場的可貴之處,小演員的演出反而呼應了《給美狄亞的男孩們》的宗旨。他們正在展示如何以其強大的生命力,衝破大人所設下的固化框架,並以其自身的不確定性、對劇本提出的問題的猶豫、對自己想法的即時回憶 及思考,強行在劇本的內在性裡挖出一道道缺口。他們的生命力就從這裡逃逸、出走,象徵小孩子從大人安排的一切之中掙脫的努力,從而呈現出他們身份的雙重性——美狄亞的孩子們,以及作為香港小朋友的自身。


本真性與可讀性之間的取捨

演出艱難之處,或許是如何將小孩子的想像及語言,融合到希臘神話的脈絡、創作者的存在主義式框架,以及其對社會結構的叩問,再以小孩子之口,轉譯給在場的成人觀眾。


筆者相信,調和三者之間的張力是極其困難的,而創作者的選擇是在某些地方捨棄小孩子的語言,並用較艱澀的術語來取代,於是間中出現小演員忘記對白的場面。由於小演員忘記了不少關於匠神赫菲斯托斯的片段,因而草草帶過,而致內容出現斷裂,甚至要求小演員用哲學語言如「虛無」等字眼,向觀眾陳述一整套形而上學,儘管這套形上學大概接近小演員的真實想法,而非憑空創造,但當為了能有效傳譯給觀眾而犧牲小孩子自己所選取的用詞,筆者能感受到小演員對所使用的語言的陌生。過於抽象的語言,不但不能表達其更真實、更具體的想法,就連天馬行空的創意亦反被哲學用語所規限。即使多加練習或能提升對白的流暢度,演員小小年紀亦未必能理解及體會箇中意思,最終致使那部分的演繹帶有不可避免的生硬感。而這個取捨,亦會與一場旨在讓孩童親自發聲表達的劇場產生矛盾。


我們應該容許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想法,畢竟對生命加諸語言的正統用法始終是一種規訓、一種污染。筆者以為,文字的使用本就承載著言說者自身的重量及意義。因此,只要是孩子真實的用詞想法,我們並不用太在意其原初論述是否具備足夠的哲學深度,亦毋須太理會觀眾是否能夠完全把握。小孩子純真的想法,向我們呼喚着無條件向信任。這樣的一種異質性表 達,反倒能夠為文本增添一層真誠且珍貴的可寫性。


圖片為前進進戲劇工作坊2023年展演劇照

由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拍攝。

-

《給美狄亞的男孩們》

演出日期:17 - 18, 23 - 25/8

演出地點:自由空間大盒

Facebook專頁: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On & On Theatre Workshop

Instagram專頁:onandonhk




Tags:

1 Comment


Minecraftpeapk
Minecraftpeapk
Nov 04, 2024

minecraft v1.21.31.04 is the Android package file for the most famous sandbox game on mobiles. It allows users to download games on their mobiles. Mod versions of Minecraft give extra features, including enhanced features, unlocked items, and custom skin for more fun.

Many users want these versions to enjoy premium features without purchasing them. However, using MOD versions can be risky for security and violate terms of service. It’s crucial to download from a trusted source to avoid problems and keep the device safe.

Like
Recent New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