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其他新聞

Ashley 評 香港國際攝影節衛星展覽《新百越紀》【一人一點藝評社 One Point Critique Society】



當香港還不是香港︰評香港國際攝影節 — 馮思諾(Caleb Fung)《新百越紀》


今屆香港國際攝影節,馮思諾(Caleb Fung)的《新百越紀》將時間推移至距今約三、四千年前,想像香港尚未成形、而是多民族的「百越人」聚居此地時的情境。馮氏透過回歸自然並塑造架空歷史,將「香港」剝離國際金融城市、資本主義等強烈符號,反照今日社會,同時表現對本土自然生態、社會的真摯關懷。


「自古以來」要追溯至何時?


時間軸前移,觀者自然被拋入溯源的疑問。香港原住民的身份眾說紛紜,而「百越」和「古越」,即北方中原文明對長江以南各種文明的統稱,較常被提及。不過根據考古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今日香港一帶已有人活動,只是秦代帝王南征,將此地納入信史,才坐實百越與今日香港的關係。之後,直至 1841 年香港開埠之前,此地仍多被視作南蠻荒夷之地,在歷史的大敘事下自然未能佔一席地。 「百越」一字亦延伸討論空間,有意無意觸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議題。如果以百越與漢族的歷史淵源,支持「自古以來」論述,作為感召本地人的依歸,那秦代以前的原居民顯然被切割,成為「中原本位」下的無名鬼魂。加上古時戰事頻繁,國土疆界時有變迭,當日「百越」,今日分佈已跨越中、越、泰、寮、緬甸等國。馮的作品牽出香港原住民身份的考古歷程,也對現今泛濫的「自古以來」論述提出叩問。


建構架空歷史,改變思考軌跡


但我覺得以上並非馮的本意。此時必須點出展名裏的「新」——既然有意與古時百越錯開,必然有其他野心。展覽一方面借用 AI 科技,塑造架空歷史的影像,以投影展示香港返回原始狀態的想像;而展出的相片則以藍曬法處理,擁抱古典工藝,以新舊攝影技術交織,模糊時空指向。而馮選擇展出的動植物相片,亦無執意限制於本地原生物種,呼應香港歷史的盤根錯節,也具借架空的「古」、鑑「今」之現實的意味。 若將觀展人士走入空間,視為參與這個時空,那展覽空間裏實際上有三個時空——歷史中「百越」聚居的「香港」、馮架構的「新百越」和展覽發生的當下香港交互。這是值得深化之處︰當觀者走入狀似自然博物館的空間,是在認識土地上累積的過去(即類似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還是一種對未來可以重頭來過的希冀?循此脈絡反思策展方向,若能完整選擇相片的理據,深化展覽的歷史厚度和社會性,我會思索擺放相片的六角形矩陣和仿穴居者的牆上筆跡是否必須。


《新》乍看是退隱田園,寄情自然,但其「新」卻點出創造另一敘事的野心,邀請觀者以抽離角度審視當下,表現對香港之情又免於耽溺感傷,有幾分以退為進的智慧。我藉此順藤摸瓜,認識腳下土地的歷史,也感輕盈自在;亦期待《新百越紀》通過豐富歷史敘事、完整選材理據,進一步拓闊展覽維度。


封面圖片及圖片1由香港國際攝影節拍攝;其他圖片由作者拍攝。 @aaasm.w - 香港國際攝影節衛星展覽《新百越紀》 展覽日期:13/10 - 19/11/2023 展覽地點:Current Plans 深水埗黃竹街13號德安樓2樓 Facebook專頁:HKIPF 香港國際攝影節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Photo Festival Instagram專頁:hkipf


Tags:

Comentarios


Recent New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