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與文化

 

艺鵠不斷在強化「藝術和文化培育者」的角色,由艺鵠作為基地伸延至整個城市,我們要讓藝術,尤其是另類、實驗和非傳統的藝術類型,得以策劃、展示和供人欣賞。我們要讓當代文化現象和議題得以探研、討論,甚或出版。

總而言之,我們歡迎任何藝文人類任何形式的參與,好讓大家和艺鵠合作,以藝術和文化行動推進優質生活和公民社會。

從2014年6月開始,艺鵠從富德樓1樓搬至14樓,並設置了更趨完備的設施(書店、活動空間和天台菜園),除了以場地贊助形式分享我們的空間予藝文工作者舉辦活動外,艺鵠也積極策劃和協作不同類型的活動,主要有以下幾六個範疇:

A)閱讀X創作
B)藝術教育
C)聲音/音樂
D)綠色生活
E)開放富德樓
F)出版及發行

《艺鵠閱讀/創作系列》

哲學家只需要一張椅子,就可以工作。閱讀與思考的主體是否沒有外延性,不佔空間。長久以來閱讀與閱讀者被撥歸於行動的對立面。書本潛移默化地被當作是單向灌輸的象徵。相反,創作則與行動、與建造、與物料等的重塑息息相關。因此,創新的首要條件,是走出課室、走出圖書館。但在文人出走的過程中,書本則被投擲於 進退維谷的境地之中。
艺鵠閱讀/創作系列是由艺鵠發起。目的正是要把書本從唯行動主義中拯救出來,並且從閱讀中引發創作。這系列由不同專長的導師帶領,由閱讀文本開始,鼓勵人在閱讀之後以任何方法回應文本,以促進雙向、反饋的閱讀。回應方式可以是錄像、詩歌、形體或攝影等創作。


《艺鵠駐場讀書學人計劃》

《艺鵠駐場讀書學人計劃》(Reader-in-Residence) 邀請藝術家以閱讀為本舉辦工作坊,跟參與者在以細讀(close reading) 的方式咀嚼一些優秀作家/哲人的作品,學習他們如何傳遞生活感知信念。細讀文字是引子,之後我們可以細讀五官感覺,激發思考或獲得新概念或,由此再培養獨立思考,發掘屬於自己的語言,繼而進行相關討論、自由想像、甚或創作。人類是說故事的動物,我們有能力去想像,也有慾望對別人、對自己述說過去、現在、未來。然而,要在日常中找到各自的觸感,建立獨特的聲音,以幫助我們說出自己想說的故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要讀書》

《我要讀書》 (I Wanna Read)邀請不同媒體的創作人化作書本的代言人,闡述書本如何影響其創作時的思考和作品展現的價值觀。刺激讀者與書本締造新的關係,重拾閱讀。
 

《藝術原子》

《藝術原子》(ART ATOM)為基層家庭青少年免費提供在校外研習藝術的機會,跳出以考試為主導的學習框架,用創作來認識自身和社會及周遭的關係。《藝術原子》由艺鵠主辦, 提供平台予熱愛藝術的參與者與藝術家相互研習、啟發及讓其不同思維與藝術理念相相撞擊。艺鵠將贊助課堂所有物資,學費全免,並提供交通津貼予居偏遠地區學生。申請學生需符合兩大條件:熱愛藝術及其家庭對支持學生學習藝術有經濟困難。

 

《艺鵠場域定聲》

《艺鵠場域定聲》(ACO Sound-on-Site)是一個由艺鵠主辦,以聲音為焦點的場域特定藝術計劃。藝術家及觀眾,會透過不同的特定場域,及富啟發性及趣味性的藝術體驗,進行親密而意味深長的對話。

 

《艺鵠食物藝術體驗》

艺鵠自2014年開放廚房予有志研究有機素食及關心農耕的朋友,與艺鵠天台菜園照料者及本地農夫互相合作, 讓更多人能夠於忙碌的都市生活中稍息,重新想像與食物的關係。艺鵠食物藝術體驗全為素食,主要採用本地有機蔬菜,部分來自艺鵠天台菜園,其餘則優先選用有機農產,及純天然調味料。

《淨食素談》

艺鵠除了是獨立書店及藝文空間外,更於富德樓天台進行有機耕種,連同艺鵠食物藝術體驗,我們不斷以各種方式探索於城市實踐綠色生活的可能。聚談中艺鵠食物煮理人 tiv 會從煮食經驗中分享,從純淨飲食去愛護社區,不剩餘來對抗消費主義,純素飲食去保護生態, 選擇食物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事。兩節的淨食素談內容包括食物安全資訊、挑選食物雜談、處理食材示範、小試食及嘉賓分享。

 

《富德樓開放日》

連同艺鵠,近二十個富德樓藝術文化單位都會參加開放日,他們來自不同的藝術及文化界別,共通點是他們都抱著對藝術/文化的熱誠與堅持,善用每一個單位空間,希望在開放日呈現給大眾認識及了解。在開放日你將於各層看到藝術作品、工藝、錄像、書本、獨立出版物及有意思的舊物等,也歡迎參與個別單位主辦的文學/社會/綠色生活相關之講座! 
協辦: 富德樓藝術文化單位

ACO Sound出版:《九歌》

艺鵠聯同藝行者(Artivist)的郭達年出版了《九歌》- 一個「音象記憶文件」的搜集,形成一個音象作品,公開發行。《九歌》中的「音象記憶文件」都是個別藝術家/行動者對這一件中國的歷史悲劇的關聯。音象形式有歌曲、田野錄音、獨白、即興音樂、現場聲帶或音場素描等。相對一個音樂合輯,《九歌》是「文件性」和「文學性」多於音樂性的。當然,那最終是一個社會性的行為。策劃者郭達年設計了一個年輪跨度(參與者由六十多歲至三十多歲)和背景維度(由純行動者如甘浩望,到畫家黃仁逵,到詩人思樂維,到年輕的社運份子)的涵域,把這個音象文本拉出更昂闊的文化和人本面相;更接近紀實,而無意藝術化。
*作品收入全數回饋生產(及再生產)的支出,目標流傳,歷史存留,主辦者及藝術家均為義務支援。

艺鵠曾於以上活動合作過的創作人(藝術家/ 音樂人/ 作家/ 廚師/ 農夫/ 農夫/ 劇作家/ 導演/ 教育者/ 藝評人…等)包括:

俞若玫 (Cally Yu)

陳慧

方太初

鄭得恩 (Enoch Cheng)
曾德平
郭梓褀
馮程程
張虹
淋漓淋浪
小丸(楊智遠 Siu Yuen)
Lovers’ GOAT II 
Sze Ka Yan

Nelson Hiu
Adam Leung

Wilmer Chan
AMA

Heidi Law

William Lane
黃衍仁
Sound羊 (Peace Wong & Hoi9)
Olaf Hochherz

Fiona Lee
周耀輝歌詞班
Sunny Chan
Martkate Tsoi
Tiv Wong
麥浩盈 (港嘢代表)

維真
連安洋

劉建華 (Jaspar Lau)
...名單將陸續更新

 

 

艺鵠曾協辦活動的綠色伙伴:
- 詩歌生活節:詩與手作工作坊

- 繪本《漂洋過海的瓶子》新書發佈會
- 生活館有種電影節 2015 及2016

  • Facebook Classic
bottom of page